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1|回复: 0

博兴淘宝村“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3: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坐落在博兴县城南的锦秋街道湾头村,有着先天的水资源优势,盛产蒲草、芦苇等茎叶类植物,心灵手巧的湾头村村民的祖先没有浪费这些资源,用它们编织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 D5 }0 ?5 f. b& ^+ I2 d3 u: d+ g

. g/ t; p! S% ^" E# C$ X      在湾头村,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小姑娘,人人都有编织手艺,用村里人的话说,“对湾头村女人来说,草柳编是一种习俗和本能。3 c0 U( x5 w5 h# Z3 Q/ L9 r

3 h& M4 C1 K7 V* T& B/ M      ”如今,村民都在享受草编带来的各种红利。促成这一切的,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助力,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深刻影响到农村,淘宝向三四线及以下区域渗透,让 农村以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以较低的成本直接对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湾头村几代人通过自己不同的方式把有着百年历史的草编工艺品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到全国乃 至世界各地,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又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了历史……
5 ~% U/ _3 q" D8 m
; }( O9 }/ F5 e2 v: x      回过头再看湾头村草柳编的发展,兴起更多是因为原材料产地的优势,以及自然经济下形成的手工技巧。但最终成为规模,则是经过了整个产业链的补全和充分竞争,让湾头草柳编建立起其他地区很难超越的优势。眼下,湾头村,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村庄,正在编织着美丽的梦。
" Y6 q( n$ Q8 Y& W7 G* t4 Q- Q7 \- {$ {, y( h  a9 j
      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博兴县,因湿地较多,大小湖泊里都生长着茂盛的野生芦苇、蒲草,这些植物的茎叶可用来编织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及工艺品。在博兴县城的南 部,有个湾头村,濒临麻大湖,并有小清河、支脉河贯穿,这里的村民有着草柳编的历史传统,对于湾头村的女人来说,草柳编更是一种习俗和本能。眼下,随着信 息化、市场化的发展,在这个约5000人的村庄里,一些头脑灵活的本地人,都做起了草柳编的相关生意,湾头村已由一种离散式的加工生意,升级为拥有相对完 善上下游的产业链模式。& D- R: m) M$ `0 K7 ?3 y! H

- s$ B& m9 _5 W  湿地形成地理优势 无本宝藏成就草编工艺+ [! }- g2 R: X) e" q
. i1 W: w* v% ?* Z
. |& k- H( p, T

2 O0 {) \: c+ r1 N9 |1 @! [      从博兴县出发,出县城向南行,大约3公里,就是湾头村。
# J; R$ T+ T2 p0 B" @
0 u( D! i+ v1 g) I3 {; S1 H; w      从地理位置上看,湾头村水资源丰富,位于素有“北国江南”美誉的鲁北最大的淡水湖———麻大湖湖畔,同时又有小清河、支脉河纵贯,湿地较多。, r+ s0 Z/ ?2 N& B, ^
5 ]9 r3 w" m& V: v
      适宜的环境,让野生的芦苇、蒲草生长的十分茂盛。而这些植物的茎叶都可以用来做编织材料,这些取之不尽的无本宝藏成为当地草柳编盛行不可缺少的基因。, |# s9 m+ f; Z2 u1 u8 e8 g5 Y

6 f4 s. x# k! s9 V9 N      湾头村的妇女,没事就坐在小板凳上,拿着沾湿的蒲草,双手拧啊拧,一会儿功夫,一双草鞋、一个草垫就编出来了。0 J1 z  s% A+ Q7 w  z

- e0 `, ~2 _" Y5 ^: u% T! m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博兴草柳编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据文字记载,清代博兴境内草编技艺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编制的防寒蒲鞋畅销京城。“就是靠着这门祖传 手艺,才能生存下来,”湾头村上了年纪的安大爷坦言,“早些年,家里穷,那时候老婆就在家编筐篮子,我拿出去卖,换来的钱买粮食,才没被饿死。”据了解, 湾头村由于缺少耕地,编织,外出打工和做生意成为主要的谋生方式,而草柳编手艺能够传承至今,跟湾头村人多地少有一定的关系。“过去,上至七八十的老太 太,下至七八岁的小姑娘,人人都会编织。”村民周小芹告诉记者,村里上了年纪的妇女几乎人人都会草柳编织,“对湾头村女人来说,草柳编是一种习俗和本能。 以前我们女孩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大人学编织,帮大人打下手。”周小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80后、90后几乎都不学草柳编了,作为70后编织能 手,她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 w4 i9 y# i6 V
% z, I8 L: n+ x; Y+ h
  奥运之后名声大震 草柳编重获认识
: G/ s# v) f6 M* o  x, Z% ?' o3 N6 U8 E4 [
  不知何时,传统工艺草柳编织品渐渐走出了湾头村年轻人的视线。
1 h1 M" W" i# N% U, ~0 ^7 [3 w
0 C) o1 f. n: U      “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村里的草柳编工艺一下子红了,”说这话的是村民贾培晓,他告诉记者,奥运会那年不仅是滨州市、在山东省甚至全国,都能看到草柳编的产品,博兴草柳编成了消费者争相选购的礼品。3 S! }9 I. M: N  z, H* i2 P

5 L( b( f/ X7 p      “我们村里进进出出拿货的人越来越多,”贾培晓表示,当时他和媳妇在城里打工,挣的钱还不如老家编筐篮子的奶奶多。他认为作为传统的编织工艺,草柳编正 是因为搭上了北京奥运会的快车道,被外界熟知,也引起了年轻人的重视,“现在很多80后、90后都离开城里,回村里创业了。”这其中也包括贾培晓。, B( _3 n7 a; [7 A' Z. f8 q5 z
; F6 [3 a7 b" M+ t: K6 J- M
      80后的贾培晓从小看着奶奶和妈妈编织筐篮,在他眼里不稀罕的“土东西”,竟然有那么多人喜欢争相购买,更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从小就立志去城里工作生活的他又扎回农村,还做起了草柳编销售的生意。
7 `- z" R! i% G
& w& N: N* S# l3 n, U, h& N      当村民开始意识到编织可以赚钱时,草柳编产业在湾头村迅速发展起来。
/ \1 c+ r7 m4 x4 p  v
+ K, z+ Y5 k; b( e1 k! A- }      周兰兰是村里最先“觉醒”的一批人之一,“以前村里没有加工厂,都是村里信息比较灵通的人在外面跑订单,跑来后,组织村里编织的老人妇女一起编,”周兰 兰向记者坦言,因跑保险自己结识了一些人脉,就在高人的指点下,08年她率先开办了草柳编加工厂,如今村里已经开办了七八家加工厂,有的做外贸,有的做贴 牌,她所经营的加工厂去年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g: z9 y, `5 l* |" X+ y* _

# V/ x  E6 m$ ~  V      随着草柳编的复兴,掘金草柳编工艺的人越来越多,运输、包装等周边产业也在湾头村兴起。湾头村的村民人人都在享受着草柳编工艺带来的红利。走进老贾的店铺,30平方大小的屋子,货架上摆放着各种编织、加工和包装运输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他经营的 是一家配件店,“村里加工厂、开店的人多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从我这里都能买到。”
# h- }3 S0 P8 H4 v4 @) P( t) v/ h0 g
  “嫁接”电子商务 湾头村成草编“硅谷”
* G, A7 Z3 X2 I8 A$ M8 T; J8 O9 S: I9 P1 h! B. p9 B  Y
   走在湾头村的大街上,红砖瓦房,绿荫成行……从外观上看典型的北方农村的模样,然而仔细一看墙上的标语,处处彰显信息化时代给这个小村庄带来的巨大变 化。“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编出美丽乡村,淘来幸福生活”……在湾头村,此类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国内外对于草柳编织品的认可和喜爱,让这 个传统手工艺得到了复兴,得益于电子商务。”湾头村的会计安宝忠表示,淘宝的兴起让湾头村农民从手工加工角色升级为销售者。改变了当地草柳编的产业模式。 安宝忠是湾头村最早一批学会电脑和上网的村民。$ g. _7 {# T; q  P5 E" |
8 p0 H& R4 j" E4 H
      在安宝忠的带动下,湾头村村民开始接触电子商务,2008年,湾头村网店开始大规模地涌现。" j$ w2 e7 P' l% {! E  M
0 A+ m, O, T  }# [% m
      贾培晓就是在2008年弃城回乡开网店卖家乡的草柳编产品的。2010年年销售40多万,2011年年销售150万,2012年年销售300多万,不到 五年的时间,贾培晓网店的销售数字一路上涨,他已经由一名菜鸟成长为村里淘宝店主的榜样。“去年双11,一天就卖了20多万,”贾培晓对今年既定的 1000万销售目标信心满满。
/ w: h5 w- d- C. B( b# E0 U9 Y
. I6 d  ]; @- q; q      1989年出生的安娜,毕业后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011年回到村里开网店,“去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今年到七月底已经完成了82万元,”安娜表示。随着人们对草柳编的认知提高,网上生意越来越红火。
9 V& R+ {4 p' V8 T1 T" i( l4 Y, T2 m5 f- y2 S2 K9 i
      在湾头村,像贾培晓安娜这样的网店有500多家,依托人流、物流、信息流,湾头村成了草编工艺集散地,俨然已成行业“硅谷”。据淘宝数据显示,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的有二三十家,2012年湾头村销售收入达8884万元。
( ]  C' y2 M( m; z8 A. S5 i8 m( r$ `1 H
      除此之外,记者从地图上看到,有205国道、潍高路贯穿其中的湾头村,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为湾头村的草柳编产业加分不少。1 D1 G; b5 d3 U/ S. K' l

3 L* y+ g: s. p  淘宝普及湾头村样本
; \6 K. d. c/ u1 D
0 R! B7 z3 e; _( j9 {6 b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淘宝的兴起,放弃城里人的生活,回村里做草柳编生意的人不在少数。; j- r5 t( N& N, ?  Q

1 s& [! Q# l% x/ p3 X' K1 H      今年25岁的小安,两年前在湾头村开了淘宝店,现在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开淘宝店之前,已经在县城生活了三年,“找了几个工作,但每个月都只有不到 1000元的收入,明显不够花,”小安表示,在老家编织筐篮的编工一个月都能拿1000元,她开淘宝店的直接原因就是想赚钱养活自己。如今湾头村里的小安 他们,买了车买了房,游弋在村与城的中间,享受着现代生活。
( d, ^( l  J6 p/ ~
8 v, h$ J1 s6 K$ a/ H- b      淘宝的快速发展给湾头村带来大量的草柳编订单,湾头村本地的编工资源供不应求。小安这样的网店经营者,有时候会面临有订单没货源的局面。
/ L9 n  g/ f5 A  P
" t$ X  ~7 u* c* u      在湾头村,除了像小安这样的本地村民回乡创业,周边村庄的人也在觊觎这个市场,“村里经常有外地人来租房子的,我隔壁家的门头房就租给了一个淄博人。”湾头村村民老周表示。
, L7 c5 A2 F5 j5 O7 H) N! l
& }. J: s1 I  ]& D1 _; ^      记者看到,淘宝也带动了当地快递业的发展。湾头村现在有20家快递公司,知名的快递公司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分店。每天下午四五点,各家网店会把当天订单 打包好,送到各家快递公司,快递收货装车,一个小时后,一辆辆运输车离开湾头村,开向更远的前程。村子归于寂静,每家每户的阿里旺旺依旧响个不停。
2 q' z$ k$ d& i3 z6 M1 f$ m  b# ?7 S! z' C& r) _7 N
  “湾头村”拟拓行业话语权
9 ~5 }' Z+ ?/ C8 |, A$ f* |8 A
# _$ I* H5 d. R1 E' Y5 G: V6 U  目前,草柳编市场在湾头村已经颇具规模,基本形成了集现场生产、加工制作、集中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模式。
0 m# G; [( Y0 c' {: ]% n0 l* p; M4 b* i+ w+ E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草柳编产业还有不少问题待解决,尤其是产品质量问题和产业链条的加深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1 F/ C* K. ~0 Y! I5 I& j: E8 y7 ]5 z) i; t8 X/ L1 }" t
      此外,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较为突出,人才缺乏无法吸引中高端人才等也是让湾头村头疼的问题。
+ ?9 J" z# v7 c; K, i* |
; s* {$ Y/ a& ^4 r+ H; j% i+ I9 Q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湾头村已经描画了一个村庄的商业蓝图,按照村里的设想,接下来要打造集中的省际草柳编工艺品批发基地,促成经销商、代理商向市场终 端的转化,通过各个供货点的辐射发散,将草柳编产品向全国各地加以推广,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树立起湾头村在草柳编行业的话语权。
! h: w$ W3 B, k' J- |6 V5 U0 q* D+ ]! ]$ }
      “行业协会、商家联盟近期也在筹备,”采访中,贾培晓告诉记者,“尤其是草柳编品牌历程才刚刚开始,规范市场有利于发展品牌。”; z* j! a% J' Y! P: i' U3 h9 f9 c

! X" x1 R* B* `2 A: L; @$ |, o) q; r- l2 X+ H7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商用厨具网 ( 鲁ICP备15017078号 )

GMT+8, 2025-10-15 17:47 , Processed in 0.0940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