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种化妆品中竟有112个汞超标——10家民间环保组织关于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引起的思考
+ e k: l) i. g0 i) j I& X 新华社记者傅夏莉、茆琛- w+ z8 e/ J! ]$ F: b: D3 n
477种被抽样检测1 \; B- ?4 a l! s
( Q' f6 O5 c6 q! X9 P `9 n的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种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比例约为1/4——这是近日10家民间环保组织对国内10座城市和一些网店销售的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检测得出的结果。触目惊心的数据警示着广大女性,化妆品在帮助她们变得“美丽”的同时,她们的身体却可能悄然地受着重金属的侵害。
9 w3 `- w6 F3 y: O 民间组织检测称:有的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4万倍6 I7 N) N, f0 ]7 A
2012年3月至4月期间,达尔问自然求知社、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东莞市绿色珠江环保促进中心、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等10家民间环保组织从网上商店和北京、重庆、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商场、超市、精品店、批发市场等地随机购买了美白祛斑类化妆品477种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477种被检测的产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标。- b. [/ e0 Y. u6 t
这些民间环保组织也免费为市民提供了检测服务。4月18日,记者带着一瓶美白防晒霜来到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进行检测。在现场,记者看到,检测人员取出一定量的化妆品放进经检测不含有任何重金属的PE塑料袋中,利用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所取用的化妆品量要能覆盖住分析仪的射线出口并保有约4毫米厚度。”检测人员告诉记者。
3 k. M4 O4 i8 ? 项目负责人、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王秋霞说,在所有抽检的产品中,有112种美白和祛斑产品汞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1ppm(毫克每公斤),占所有抽检产品数量的23%;有44个产品超过了国家标准对化妆品中砷含量的规定;有20种产品超过了国家标准对化妆品中铅含量的规定。 |/ Y3 M8 @5 M, E7 Z0 z0 k
112种超标产品中,有23种被检出同时含有三种重金属——汞、砷和铅。其中,汞含量最高的产品超过国家标准4万倍。
- `6 c' P* w9 M/ q: V0 @+ ~ “所选的化妆品虽然不是知名品牌,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因为这些中低档化妆品价格低廉并出现暂时性的美白祛斑效果,而负面反应又有滞后性隐蔽性,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青睐。”王秋霞说。
; e; B8 f4 N1 Q$ `' ]! H W 美白、祛斑化妆品超标现象为何屡见不鲜?
3 |7 h G8 ^/ _; ?& _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家卫生、监管等部门多次对祛斑或美白功能的化妆品抽检,此类产品中汞等有害金属含量超标的现象并不鲜见。尽管卫生、监管部门要求化妆品经营店和美容店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这些产品,生产企业、经营店和美容店公告收回已售出产品,消费者不要购买使用这些产品,但巨额利润仍吸引商家继续生产、销售不合格化妆品。( l# n0 T% B; z% n( n# J3 n
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陈灿介绍,中心在重庆抽检了45种美白、祛斑产品,其中有8种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虽然不合格的8个产品在45种化妆品里所占比例不大,但是这些化妆品对消费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这种伤害不仅在皮肤表面,更会对身体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检测人员告诉记者。
8 k. M4 T9 L5 z. \ 王秋霞介绍,汞、砷、铅等金属元素有使皮肤在短期内变白的效果,这是部分美白、祛斑化妆品金属元素超标的重要原因。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美白化妆品属于普通用途化妆品,因此不需要进行审批,这给一些美白产品生产厂家带来可乘之机。# P9 w- E/ ?' B1 x: [
此外,通过互联网销售的美白、祛斑化妆品也容易逃避监管。“一些淘宝商家利用互联网的监管疏漏和消费者的信赖,将重金属超标的化妆品流入到市场,行销到全国各地。”王秋霞说。据介绍,112种超标产品中,7种来自于电子购物网站。$ P/ ^: e1 R8 }4 {" a
检测方式存争议 暴露问题需关注
0 K r1 U3 ~$ T 记者注意到,不少化妆品生产企业对民间组织采用的检测方式存在争议。但是,民间组织提供给记者的检测结果不但表明违规化妆品畅销通行与相关部门的监管疏漏有关,也表明化妆品领域的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2 P" h) ^6 L5 ^$ b
一些民间组织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从淘宝网上购得的重金属超标产品包装上均未注明其成分中含有汞、砷、铅等金属元素,这违反了《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等国家相关规定。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陈灿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对网上的一些化妆品店铺应加以引导管理。" |9 V6 |, Z" h$ f$ }3 ~
此外,参与此次活动的民间组织工作人员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调整化妆品中砷、铅等金属元素含量限值标准。民间组织在《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中介绍,我国规定化妆品中砷含量限值为10PPM,铅含量限值为40PPM,这与东南亚国家联盟规定的砷含量限值为5PPM,铅含量限值为20PPM的标准存在差距。5 O& e& d2 O' f" U; W. _
目前,民间组织正陆续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对检测出问题的化妆品名称进行公布。 |
|